中力信达实现矿井水井下处理全新突破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大量排放矿井水和破坏水资源,目前,全国煤矿矿井水排放量约为42亿m3,约占整个采矿业的80%,而利用率仅为26%。我国大部分富煤地区就是贫水地区,在“十一五”规划建设的13个超亿吨煤炭基地建设中,有10个就是缺水地区。这些矿区用水短缺十分严重,许多煤矿生产用水十分紧张,甚至使用不合格的生产用水,水资源的短缺已严重制约了这些煤矿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煤矿生产过程中因采煤而产生大量矿井水,含有重金属、悬浮物等污染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产生很大危害,主要表现在:引起大量水资源流失,破坏地下水资源,造成矿区生产、生活严重缺水;污染地面及地下自然水体;危害周围农田和各种设施等方面。
现在通用的矿井水处理技术,一般这些水收集在井下水仓中,然后用高压泵将这些污水泵至地面,在地面上用传统的加药沉淀过滤工艺处理后排放或回用,其中部分处理水利用管道引至采煤作业面来降尘或作为消防用水等。
矿井水通过水泵泵至地面一般每吨水每提升100米约消耗0.8度至1.0度电。因此从井下将污水提升后又将其回用至井下消耗了大量的电能,同时,将污水提升至井上对泵的要求极高,泵的摩损非常严重,泵过流部分必须经常更换,维护费用较高。由此可见,开发一种实现井下处理的矿井水处理系统可大大降低电耗,同时可节约大量泵的维护费用、节省占地面积,具有极高的节能减排效果。
北京中力信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聘请国内顶尖专家成 立 研 发 中心,结合井下的矿井结构特点自主研发出矿井水井下处理系统工艺,实现了矿井水处理的全新突破,填补了一项国内矿井水井下处理的空白,此系统具有处理量可随需 要 任 意 组合,随矿井条件任意组合、随意摆放;具有一键启动及停止功能,同时可根据矿井水的变化而自动调节加药量的大小的特点。
北京中力信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销售、环保咨询、技术培训等业务为一体的专业性高科技环保企业,致力于为各地区各行业客户提供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量身定制的环保系统解决方案。旨在为工矿企业推广环保、安全、健康的理念,对工矿污染物排放、环境承载能力,矿井水综合利用等研究探索和环保咨询,以期改善井下空间的空气品质和提高矿工健康和安全保障。
目前北京中力信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这套矿井水井下处理系统广泛使用在煤矿矿井水处理和洗煤厂废水处理上,通过对某矿井矿井水的240小时连续处理实验,设计进水浓度SS≦6000㎎/L,出水悬浮物SS≦3㎎/L,出水效果及排泥浓度均达到设计要求。
此外,高浓度的洗煤循环水处理也一直是困扰洗煤行业的难题。该系统在满足矿井水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具备模块的优化,可满足悬浮物30—100g/L选煤循环水的处理,出水悬浮物SS≦10㎎/L(自来水悬浮物SS≦3㎎/L),排泥浓度300—400g/L。可大大缓解目前洗煤行业的循环水处理压力及提高洗煤效果。在祥泰洁净煤选煤厂实验连续运行180小时,进水悬浮物SS≧30—60g/L,出水悬浮物SS≦3㎎/L,排泥浓度250—400g/L。出水效果及底流浓度均超过洗煤循环水及煤泥处理标准。
矿井水井下处理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模块化设计,根据需要任意组合,真正的适用井下条件。
2、设备设计采用智能式一键启动及停止功能。操作极为方便。
3、设备配件少,维护方便,费用低廉。
4、处理效果好,出水悬浮物可长期稳定在0—10毫克/升之间。根据处理的用途可调节出水的悬浮物大小。
5、出渣污泥浓度高。可不经过浓缩直接进入脱水设备。经过常规的压滤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小于45%,便于装卸外运。
6、安装运输方便,真正的无障碍使用。
矿井水井下处理系统的建成,符合国家及行业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相关政策规定,也是国家发改委重点研发项目。是煤矿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创建环境友好企业的具体举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大,水资源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本套系统建成后,每日可提供3000m3的可利用水源,减少了自来水的用水量,保护了地区地表水的自然平衡。不仅解决矿区周围企业用水量日益增加和水资源越来越短缺的矛盾,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提高煤矿企业的综合效益,促进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增加了就业机会。
应用本系统后,可以省略煤泥清淤环节,煤泥直接进入压榨脱水系统,不存在煤泥仓储难题,更无需对泥渣池进行清淤作业,从根本上消除了清淤作业对人员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安全效益明显。本项目是矿区环保项目,项目建成实施后,矿井水每天处理水量按 12000m3计算,每年运行365天,则每年可减少SS排放量 2738吨(按减排SS500mg/L计),从而大大减少有机污染物的排放量,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泥、污水的外排量,减少对水系及周围环境的污染,将使矿区及周边环境得到改善,对矿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起到积极的作用。